教师资格

您当前的位置:中华网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正文 教师资格地图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模拟题(4)

分类:教师资格 | 更新时间:2020-09-29 | 来源:转载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

  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2.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3.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4.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

  A.教育的社会属性

  B.教育的本质属性

  C.教育的阶级属性

  D.教育的政治属性

  5.“壬戌学制”以()学制为蓝本,虽然几经修改,但变动不大,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A.美国

  B.日本

  C.欧洲

  D.俄国

  6.一般认为,()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

  C.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反馈

  7.班级授课制可以用哪三个字概括()

  A.班、课、时

  B.班、课、师

  C.班、师、时

  D.课、师、时

  8.教育制度的主体是()

  A.学校教育制度

  B.教育体制

  C.社会教育制度

  D.业余教育制度

  9.教育方针的核心是()

  A.教育的性质

  B.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C.教育的服务方向

  D.教育目的

  10.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广义的反思包括对课前设计的反思、教学过程的反思和课后的反思

  B.狭义的反思是对课堂行为的反思,也就是实践后的反思

  C.教学反思的主要部分是指狭义的反思

  D.按照反思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12.初入学的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为()

  A.有选择性但不分化

  B.既无选择性又无分化

  C.既有选择性又有分化

  D.无选择性但又分化

  13.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很大的()

  A.抽象性

  B.概括性

  C.深刻性

  D.具体性

  1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观察力的特点()

  A.目的性较差

  B.缺乏性

  C.缺乏顺序性

  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

  15.成败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6.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和()

  A.式与方程

  B.数与式

  C.图形与位置

  D.探索规律

  17.在公开课上讲《荷花》时,出现了下列四种情况,不属于教师精心安排的是()

  A.教师在讲完课后,黑板上的板书上有“天头”,下有“地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B.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适时展现关于荷花的美丽景色图,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想象

  C.教师领读课文时,站在讲台“黄金分割点”的位置上向学生朗读

  D.学生在教师教授后,因为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而不由自主产生共鸣,纷纷产生遐想……

  18.在一个英语学习分化比较大的班级中,你认为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以下哪一种()

  A.适当放低要求以鼓励差生

  B.适当提高要求以鼓励优生

  C.按全班多数同学的接受水平选教部分材料,其他部分则在以后进行适当补充

  D.关注优生和差生的需求,采用多种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19.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A.科学性

  B.趣味性

  C.统一性

  D.规范性

  20.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

  A.课堂应变能力

  B.设计教学的能力

  C.语言表达能力

  D.分析教材的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2.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材料分析题

  1.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有一天,于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职权”呢?于是她决定试试。于老师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使郑莉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于老师绝不插手。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一一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自从学生来当“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上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

  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她怎样的教育思想?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加以分析。

  2.下面是几位科任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

  数学教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我讲我的。”

  语文教师:“二班学生要管得严,我上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

  音乐教师:“我没得精神去骂他们,课实在是上不下来,我就找班主任来压阵。”

  接着,几位教师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就怕班主任。”“见了班主任就像见了猫。”“猫一走耗子就翻堂。”

  “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上述教育现象。

  四、教学设计题

  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新增加的内容。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本节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如气温的表示方法、收入与支出的记录方法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感受和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正负数的含义。

  请根据上述资料中的教材内容,编写教学设计。

  要求:

  (1)写出一篇要素完整的教案。

  (2)要明确本课的学习领域,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责任编辑 : 柳花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