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中3年级暑假语文培训费用

预约试听
编辑:佚名 发布时间:2019-06-08

高三语文知识点:

1、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2、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3、虚实结合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修辞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高中语文成语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锱铢必较: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才"指文才、才华)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多含贬义)。

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高三语文注意事项:

基于以“双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传统的那套“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语文基础知识体系,更多的是着眼于语文能力,是以语文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的。这里我们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出发点,出发点的不同,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也就必然存在差异。那么,“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本质区别呢?“‘能力’是指人能胜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重在‘功用性’。‘素养’是指人**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某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①由此可见,“非功用性”是“语文素养”超越“语文能力”的核心所在。从这里可以看出,传统那套语文知识系统它更多的是定位在一种功利性目标的实现上:如果从课程性质的角度考察的话,传统的那套语文知识系统它体现的是课程的一种工具性价值。

抢限时体验课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同类学校

Copyright © 2006-2018 kaoshi.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