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训课列表

高效引导——团队高质...

  • 课程简介
  • 课程大纲

高效引导——团队高质量决策技术

发布日期:2022-04-16

145

课程对象

企业全体员工

课程收益

老师介绍

李平凡

职场效能提升家

常驻地址:沈阳
擅长领域:《企业管理助力引擎——高绩效教练技术》 《高效引导——团队高质量决策技术》 《MBTI——直击人心的管理沟通技术》 《高品质沟通——让组织更高效的沟通力》 《情绪调节器——职场压力管理与阳光心态》 《走出误区——新晋管理者晋升之道》
详细介绍:...

相关内训课程推荐

相关公开课推荐

同类老师推荐

刘鸿雁

领导力与高绩效团队建设实战专 家

郭山峰

团队执行力与中基层管理培训专 家

李家齐

团队工作绩效提升导师

秦青山

团队系统教练

李平凡

职场效能提升家

蒋裕华

团队管理实战家

高效引导——团队高质量决策技术

发布日期:2022-04-16

145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形势日趋激烈,企业进入跨越式转型和发展阶段,管理的难度日益增加,如何群策群力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设计和引导结构化的互动过程,协助一个团队更加有效的交流互动,达成高质量的决策和共识。引导的目的,就是提高团队的整体效能,支持成员实现目标。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除了要学习通用的管理课程外,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常用的引导工具,依据需求目标设计工作的流程,并通过灵活的管理引导状态,应对困境。

引导魔法箱课程,线下标准版本为两天时间,旨在让管理者/内训师/OD深度体验和学习四个经典、实战、高频常用的大型引导工具(世界咖啡、团队共创、焦点讨论、欣赏是探询)亲密接触10余个小型引导工具,一次强化对引导状态的理解、提升引导技能来支持所受众对象发生新的创造性变化(认知、问题解决、绩效改进、创新变革)并推动组织发生正向积极的变化。

课程收益:

● 解决真实问题,激活成员和团队积极性,建立集思广益的研讨机制,让管理焕发生机,群策群力交付成果;

● 直接支持业务,现场产出高质量成果,链接后续行动,达成团队成员对成果的共识,协同推进后续产出;

● 发挥欣赏式管理的优势,引发深度交流,创建正向积极团队文化;

● 达成发起人的焦点目标,满足学员体验目标,完成课程内容目标。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管理者/内训师/OD

课程特色:讲师讲解、翻转课堂设计、引导式场域建构、团队共创、场景式体验

课程大纲

第一篇:解答篇——引导技术的管理作用解析

第一讲:引导技术在管理中的价值

一、引导技术推出的管理背景

1. 传统培训和传统会议的痛点分析

1)没有产出

2)转化困难

3)参与度差

4)共识度差

2. 传统培训的三大典型问题

1)案例研讨氛围热烈,企业真实问题避而不谈

2)与应用场景相关的可用成果产出,看不到

3)被现场满意度评估表绑架,不关注学员真正课后应用

3. 传统会议的三大典型问题

1)参与度不高,产主质量一般,成果共识度差

2)会议时间不可控,议题时间分配不当,草草收场

3)害怕真实声音,恐惧冲突,大会之下暗流涌动

4. 传统管理模式下员工的三大典型问题

1)目标感差,欠缺主动性和创造性,循规蹈矩

2)士气低落,表面和谐,氛围压抑

3)抗拒变革,惧怕冲突,消极脆弱,得过且过

二、引导技术的价值

1. 切实提高研讨/会议引导技能

2. 深度解决传统会议主持人和管理者无法应对的挑战

三、引导者的角色与使命

1. 引导者扮演的角色——引导、促动、催化、建导、协作

2. 会议引导师成为头部企业的“红人”

总结:引导技术的显著价值

第二篇:实战篇——引导工具的现场产出体验式教学

第一讲:魔力开场引导工具——入场调查、人际连接、共建规则、转圈发布

四个魔力开场引导工具现场体验

体验规则:学员现场分组,并根据讲师引导进行体验工作坊式分别体验四种开场工具

工具一:入场调查

操作流程:

1)给出课程标准化内容

2)根据调研需求进行侧重调整

3)设计视觉化组织入场调查

目的意义:从学员需求出发,让学员参与度更高

工具二:人际连接

操作流程:两两四宫格自我介绍,组内交叉介绍

目的意义:快速破冰,形成组内/培训场域内活泼友好的氛围,为接下来的引导协作铺垫

工具三:共建规则

操作流程:制定课上、课后两个阶段分别对自己/伙伴/老师的期待

目的意义:让学员自己建立的规则,遵守度更高

工具四:转圈发布

操作流程:就一个议题各小组讨论,同时轮流发布

目的意义:高效完成场内产出,快速共享

研讨:四个小工具在会议/培训开场前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讲:研讨会、务虚会经典引导工具——世界咖啡

引导体验:世界咖啡——如何让业务部门爱上培训?

世界咖啡的原理及参与规则

1. 世界咖啡的原理——网络、问题切入、多元、交叉、呈现

2. 六大参与规则

规则一:注意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规则二:贡献想法,吐露心声

规则三:倾听彼此和鼓励理解

规则四:更多连接各种想法

规则五:共同倾听真知灼见和深层次问题

规则六:游戏、涂鸦、尽情享受

研讨:有了这样的规则对研讨/会议会有哪些改变?

体验流程:

第一步:研讨——世界咖啡三轮议题设计逻辑

第二步:TWC三轮议题常用流程逻辑

第三步:三轮议题常用流程问句

第四步:三轮问题Q设计

第五步:研讨世界咖啡的角色及职能

讲师补充总结:世界咖啡中各角色分工

总结:世界咖啡的数字歌

第三讲:战略共识、团队融合引导工具——拼图共创

现场体验1:拼图共创体验——研讨框架达成共识、产出结构显著

体验要求:张贴主题、澄清主题关键词、让参与者清楚组织共创的原因、让参与者了解共创后的应用场景、鼓励参与者分享更多背景信息和案例、空间布置及物料

研讨内容:应用场景、典型价值、流程特点、设计挑战、共创时间、引导挑战、适宜人数

体验流程:

第一步:共同商定框架

- 设计“如何”型问题,进行横轴/纵轴框架设计

第二步:分组同步共创

- 根据要求及实例完成本行内纵列问题撰写

第三步:合成完善拼图

- 完成拼图,共同推进成果提炼,发布最终共创成果

总结:框架设计逻辑

现场体验2:AI-4D拼图分析

1. 历史拼图

主题:目标产出

横轴:时间维度/流程维度

纵轴:组织框架/参与主体

游戏规则:

1)每组认领一个横轴任务

2)组内完善各组将答案同时呈现在引导布

3)总体发布

2. 现状拼图

游戏规则:

1)每组研讨各自议题的未来愿景

2)以视觉形式呈现,发表

3)找到和愿景间的差距

3. 行动拼图

游戏规则:

1)根据差距找到挑战

2)找出目前具备的资源

3)给出具体行动方案

4)第一步行动计划发表

集体研讨:AI-4D拼图注意事项、典型特征、显著价值、应用场景

第四讲:项目复盘、业务复盘引导工具——焦点讨论

一、焦点讨论的价值

1. 让对话更聚焦主题和目标

2. 让提问有迹可循、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3. 让成员参与和深度分享自然发生

4. 让对话与讨论与现实行动衔接

5. 呈现真实多元的想法

6. 达成集体共识,拥护最后成果

二、焦点讨论应用场景

1. 个人应用场景——工作总结和报告、会议发言

2. 团队应用场景

1)召开主题研讨交流会

2)阶段性工作复盘、项目总结

3)招聘面谈/绩效面谈/职涯面谈

4)培训课程或其他活动阶段性总结

三、焦点讨论主体框架

1. orid流程及聚焦的内容

1)Objective 事实层面:事实、印象、信息

2)Reflective 反应层面:情绪反应、过往记忆

3)Interpretive 启示层面:意义、价值、重要性、原因

4)Decisional 决定层面:决策、行动、未来计划、下一步

组内研讨:各流程四个层面的常用问句

组内研讨:焦点讨论想要了解问题的匹配动作、延伸概念、设计问句提示

现场演练:针对上一讲拼图内容设计一次焦点讨论复盘框架

第五讲:形成决议前常见的四大工具——让共创成果收敛

方法:金字塔原理——让共创成果清晰归类

集体研讨:设计典型提问问句

总结:MECE原则——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现场体验:使用四大工具将共创成功变为行动计划

游戏介绍:小组成员围绕一个想法进行细化,领取任务后,制定行动计划简表

工具一:决策漏斗——30个想法、10个想法、3个想法

价值意义:投票式快速收敛工具

工具二:多维决策矩阵——多维决策矩阵的横纵轴设置及权重

价值意义:按收益、成本、时间、资源权重进行综合考量的收敛工具

s工具三:决策矩阵——收益、投入矩阵

价值意义:以收入、收益为考量标准的收敛工具

工具四:Will-Can-Must——我愿意、我必须、我可以三象限用法

价值意义:基于能力、意愿的快速收敛工具

讲师总结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名师免费定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