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编程
让机器人陪伴中国儿童成长
快速咨询
全体系贯穿的课程
涵盖了儿童积木编程、Python语言编程、机器人编程、信息学奥赛编程、APP建构趣味编程、人工智能基础开发等课程,适合孩子6-18岁少年儿童在小学、初中、高中全段学习(K12)。
人工智能编程
【招生对象】6-18岁青少年
【课程目标】让中国儿童也爱上编程
【课程描述】面向4-18岁青少年,内容涵盖少儿启蒙编程(Scratch)和少儿趣味编程(Python、JavaScript、HTML、CSS、Java)等,培养编程思维,提高中国孩子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招生对象】4-12岁青少年
【课程目标】基于乐高、面向大赛、玩中学、学中练
【课程描述】根据挑战任务,借助于专业教具,进行积木搭建出机器人外观,编程实现机器人的功能,将创意变成实物,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课程。
【招生对象】8-18岁青少年
【课程目标】信息学奥赛助力升学 用实力走一条比同龄人更捷径的路
【课程描述】信息学奥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的竞赛辅导课程,是面向小学四年级及以上的中小学生,主要使用C 语言培训。学员可参加NOIP比赛。
前期
一对一咨询
课前
水平测试
科学
规划课程
签订
课程合约
开始
上课
定期
检查调整
家长
沟通反馈
编程会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比纯粹的解题能力更重要。
1.大框架思维
写一个软件,需要先做设计,搭架构,就像QQ程序,腾讯的CTO十几年的程序架构都适合现在几亿人的在线,这是多么强大的架构能力啊!写一段程序,也需要有个大体框架,这种统筹规划全局的思维几乎在任何学习、工作项目中都要用到。
2.复杂任务拆分
一个复杂的问题,看起来千头万绪,编程者需要把它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再逐个击破。就像生活中策划一个生日派对,只需要“拆解”细分,比如分成确定邀请多少客人,买些什么食品,派对上些什么节目……这样就好办了。
3.函数变量思维
这有点像麦肯锡方法,“不要重新发明一个轮子”,就是应用了“函数思维“,需要时直接借用原有的思维模式,重新输入条件,进行问题解决。例如,编程者通常会把那些将会被重复使用到的运算过程或方法,先编写并储存为函数,需要时就直接调用,只需改动输入某些参数、不同场景等即可,不用每次都重新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