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环球网校 > 环球网校资讯 >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知识点:外债管理

直播课程
环球网校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知识点:外债管理

发布时间:2016-09-14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人:march

300元满减券,订单满1200元可使用,点我免费领

经济师专业哪个好

2016年经济师考试备考已经起航了,网校小编根据往年考试真题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梦想成真!

【真题】运输生产的特点主要有(  )。

A.增值性

B.开放性

C.本源性

D.产品有型性

E.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一性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运输生产特点。运输生产特点有:运输生产的派生性;运输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一性;运输生产的开放性;运输生产的增值性;运输产品的无形性;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参见教材P2-3.

知识点:运输生产特点

运输生产与其他物质生产比较,除具有一般共同点外,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运输生产活动场所、运输生产过裡和运输产品等方面的特点。

(一)运输生产的派生性

从消费学的角度看,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运输生产并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而是为了满足其他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货主和旅客所提出的运输需求,是为了实现生产、生活中的本源性需求。例如,货运中的货物位移是派生需求,本源性需求则是使货物投人生产、加工,、销售领域,实现它的价值;旅客乘车,位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通过位移的改变满足其乘车上班、出门购物、探亲访友的目的。由此可见,运输生产是被动的,是随着与其相关的本源性需求产生而产生的。

(二)运输生产过鞋与消费过賴的同一性

工农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表现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分离的两种行为。产品作为成品离开生产过程之后,作为和生产过程分离的商品转人流通,最后进人消费。而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却是同时进行的,因为运输产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同它的生产过程相分离,不能像其他商品一样在生产过程本身之外流通。运输所生产的使用价值依附于它所运输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的固有形态上,与运输过程同始同终。因此,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两种行为是合二为一的,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结合在一起的。

(三)运输生产的开放性

运输生产过程是一个点多、线长、面广、流动、分散,多环节、多工种的联合作业过程,这种特点决定了运输生产活动不可能局限在某一车间或地点,运输生产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一辆车就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一次运输就是一个完整的迄输生产过程。因此,对运输生产活动的跟踪控制、对运输沿线客货源的组织以及提高单车运输和每次运输的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与工业企业不同的管理要求。此外,运输生产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其生产的外部性,即运输生产是与外部环境不断地发生着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

(四)运输生产的增值性

运输生产本身不产生新的物质产品,不增加社会产品数量,不赋予产品新的使用价值,只是改变其所在的空间位置,但是,运输的过程却可以创造场所效应。场所效应的含义是同种“物品”由于空间场所不同,其使用价值的实现程度则不同,其效益的增值性也不同。通过运输,将“物品”运到场所效应最高的地方,就能发挥“物品”的潜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运输生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增值性。

(五)运输产品的无形性

货物作为劳动对象进人运输过程并不像一般商品生产那样,劳动对象经过物理或化学的变化取得新的使用价值形态。运输“不会增加被运输的商品的量,而且丝毫也不会改变商品作为独立的使用价值所固有的属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第350页),而是使运输对象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从而改变了它的使用价值的形态,完成消费的准备。因此,运输产品,即运输服务本身是无形的,无法用触摸或肉眼感知它的存在。消费者在消费这种产品之前,无法用硕先的“观察”和其他手段了解它的性能和质量;消费者在消费之后,同样没有留下具有实物形态的东西。

(六)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各种遂输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使用不同的运输工具承载运输对象,在不同的运输线路上运行,进行生产活动。不论运输对象是人还是物,也不论货物种类如何众多繁杂,但是各种运输方式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即运输对象的位移,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而工农业生产部门则不同,其产品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对社会具有不同的效用。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决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各种运输方式的相互性。

【编辑推荐】:

中级经济师培训:https://www.thea.cn/wx1910/

经济师培训:https://kaoshi.china.com/jjs/wangxiao/

经济师网校排名:https://www.thea.cn/wx1910/

2016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知识点:外债管理

(一)外债与外债管理的概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定义,外债是指在任何特定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债务,包括本金的偿还和利息的支付。

外债管理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债及其运行加以控制和监督。

(二)外债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

1.外债总量管理

外债总量管理的核心,是使外债总量适度,不超过债务国的吸收能力。外债的吸收能力取决于债务国的负债能力和偿债能力两个方面。前者决定债务国能否将借入的外债消化得了,使用得起;后者决定债务国对外债能否偿还得起。

目前,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主要有:

负债率≤20%

债务率≤100%

偿债率≤25%

短期债务率≤25%

2.外债结构管理

外债结构管理的核心,是优化外债结构。外债结构是指外债的各构成部分在外债总体中的排列组合与相互地位。

外债结构的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外债种类结构的优化;

②外债期限结构的优化;

③外债利率结构的优化;

④外债币种结构的优化;

⑤外债国别结构的优化;

⑥外债投向结构的优化。

【例·多选题】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有( )

A.20%的负债率

B.100%的债务率

C.40%的债务率

D.100%的偿债率

E.25%的偿债率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上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的警戒线。

【编辑推荐】:

中级经济师培训:https://www.thea.cn/wx1910/

经济师培训:https://kaoshi.china.com/jjs/wangxiao/

经济师网校排名:https://www.thea.cn/wx1910/

上一篇:2016经济师考试《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公路运输的优点

下一篇:2016经济师考试《公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道路运输行政复议

相关阅读

老师推荐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