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简单网校 > 简单网校资讯 > 心理师为高考生把脉考前压力紧张来自家长

简单网校

心理师为高考生把脉考前压力紧张来自家长

发布时间:2016-04-07 来源:简单网校 发布人:继续

高中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3天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考生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最后的冲刺,许多考生家长也越来越紧张。昆明双赢咨询的高级心理咨询师朱艺新透露:高考前,许多家长到他们那里寻求帮助,有的家长因为备考的孩子出现了一些状况,有的家长则是担心孩子出状况。

  可是总结咨询的结果后,朱艺新却发现最紧张的是家长,给考生最多压力的也是家长。这一消息第一次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关注考生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真正需要什么,并探究如何获得他们的需要。在未来几天的报道中,本报将逐一让你了解另一个真实。

  案例“被迫”第三次高考

  孙宇(化名)今年已经是第三次参加高考了,仅因为他的父母认为他前两次考得还不够好。第一年,孙宇考取了云南某知名大学,可是父母希望他能考上清华、北大那样级别的学校,因此孙宇选择复读。第二年,孙宇只考取昆明一所普通大学,又没读。

  接受采访时,孙妈妈总是反复地说:“我们家怎么就没有一个能上清华、北大的呢?”可现在孙宇却已经不想再考了,他唯一想做的就是离开家,可又觉得父母的要求不可违背。他也越来越担心,如果今年还考不上清华或北大怎么办?结果他总在考试的时候流鼻血。

  分析家长过高期望是诱因

  学生的紧张多半来自家长,比如案例中孙宇紧张,一是怕辜负家长的期望;二是已经对高考非常排斥了。“其实,只要觉察到紧张的原因后,其紧张状态就会有所下降,因为大家都有自我调节能力。”朱艺新说,孙宇的案例或许过于典型,但它能帮助大家找到高考前心理紧张的原因。

  家长紧张的原因有几种:一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读不上好大学,将来怎么办呢?”是许多家长的想法,其实过来人都知道,即使上不了好大学,也不见得就会没出息;二是上辈人的嘱咐给家长带来了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又转嫁到子女身上;三是父母心中的攀比情绪;四是将自身读大学的愿望转嫁到子女身上;五是有些家长受全社会都在讲高考的环境干扰,开始给孩子加码。

  症状孩子学习好坏父母都来求助

  “来寻求帮助的父母分为3个层次,几乎囊括了各种学习成绩考生的家长。”朱艺新总结最近一段时间接触到的求助种类时,记者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即便是学习较好的考生家长都在高考前紧张了。

  孩子成绩差,家长为如何让孩子不要放弃而来;孩子成绩好,家长是来学习让孩子如何在高考前保持一贯的好状态,学习如何应对突发状况。“所有家长都是一样的,即便已经知道自己的孩子够优秀了,还是会在高考前偶尔在心头掠过"要不要再拼一下?"的想法”朱艺新说,殊不知这一想法可能会给孩子更大压力,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占比例最多的家长是孩子学习成绩忽高忽低的”朱艺新说,这些家长非常担心最后一考孩子是否能正常发挥,希望求得万全之策,他们来咨询多半是和孩子沟通过,获得孩子同意的,因为一些孩子们自己也控制不了一考试就流鼻血、一看书就头昏、一上课就肚子疼等症状。

  诊断孩子紧张情绪多来自父母

  朱艺新表示,孩子成绩忽高忽低的那些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注度已经过高了,这些家长和孩子都是考前最受煎熬的群体。“很多经历过高考或者关注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高考之前,家长们就会开始手足无措,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朱艺新说,比如原来对子女漠不关心的家长突然每天嘘寒问暖;原本就比较关注孩子的家长做得更甚,每天让孩子吃一个鸡大腿、一个鸡蛋;一些类似“考不上也不要紧”的貌似关心和减压的语言。这些反映家长紧张情绪的表现,往往会让考生感受到压力,开始紧张,产生不良反应。

  支招学会给孩子空间

  那么对于这3类家长,在高考前该如何做呢?朱艺新分别给出了建议:孩子成绩好的,建议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不要干涉和扰乱他们。即便偶尔心里掠过“要不要再拼一下”的想法时,也请藏在心里,不要说出来。这类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适时提醒孩子休息,如看书45分钟至1小时,要活动一下;

  孩子成绩差的:请家长不要一再提醒孩子他自己有多差。如果孩子经常逃学、又有网瘾等问题,那么家长就应该关注如何矫正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关注孩子今后怎么办。

  孩子成绩忽高忽低的:这部分家长首先必须学会放松、睡好觉(因为很多家长已经辗转难眠了),把关注的焦点从孩子身上移开,可以离开孩子去散步、深呼吸;其次,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计划,但从全局把握就可以了,不要去盯细节;最后,这类家长要学会做最坏的打算。
 

相关链接

高一课程辅导
高二课程辅导
高中数学培训
高考课程培训

上一篇:高考心理调节十大技巧 考生心态定"胜败"

下一篇:心理专家提醒高三家长要做好考前“心理瑜珈”

相关阅读

老师推荐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