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正保会计网校 > 正保会计网校资讯 > 高级会计师讲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直播课程
正保会计网校

高级会计师讲义——内部控制缺陷认定

发布时间:2016-11-10 来源:正保会计网校 发布人:tusya

新人优惠券+免费课程赠送

(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与分类

内部控制缺陷是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负向维度,如果内部控制的设计或运行无法合理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即意味着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应当以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为基础,结合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由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按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设计缺陷与运行缺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与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与一般缺陷。

1.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

内部控制缺陷按其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设计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不科学、不适当,即使正常运行也难以实现控制目标。运行缺陷是指内部控制设计比较科学、适当,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意图执行,导致内部控制运行与设计相脱节,未能有效实施控制、实现控制目标。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出现的,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直接影响的控制缺陷,一般可分为财务(会计)报表缺陷、会计基础工作缺陷和与财务报告密切关联的信息系统控制缺陷等。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是指虽不直接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营运的效率和效果等控制目标的实现存在不利影响的其他控制缺陷。

3.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企业在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年度评价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当根据现场测试获取的证据,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初步认定,并按其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

重大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企业严重偏离控制目标。

重要缺陷,是指一个或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其严重程度和经济后果低于重大缺陷,但仍有可能导致企业偏离控制目标,须引起企业重视和关注。

一般缺陷,是指除重大缺陷、重要缺陷之外的其他缺陷。

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具体认定标准,由企业根据上述要求自行确定。

(二)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1.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由该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这种重要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第一,该缺陷是否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内部控制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第二,该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可能导致的潜在错报金额的大小。

重大缺陷。如果一项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就应将该缺陷认定为重大缺陷。合理可能性是指大于微小可能性(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对合理可能性的理解涉及评价人员的职业判断,且这种判断在不同评价期间应保持一致。重大错报中的“重大”,涉及企业确定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企业可以采用绝对金额法(如规定金额超过10000元的错报应当认定为重大错报)或相对比例法(例如,规定超过净利润5%的错报应当认定为重大错报)来确定重要性水平。如果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就不能得出该企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的结论。


重要缺陷。如果一项内部控制缺陷单独或连同其他缺陷具备合理可能性导致不能及时防止、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中虽然未达到和超过重要性水平、但仍应引起董事会和经理层重视的错报,就应将该缺陷认定为重要缺陷。重要缺陷并不影响企业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但是应当引起董事会和经理层的重视。对于这类缺陷,应当及时向董事会和经理层报告,因此也称为“应报告情形”。


一般缺陷。不构成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应认定为一般缺陷。


参见教材【例5-8】

2.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参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合理确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定量和定性认定标准。

(1)定量标准,即是对事物进行数量测定和量化处理。既可以根据缺陷造成直接财产损失的绝对金额制定,也可以根据缺陷的直接损失占本企业资产、销售收入或利润等的比率确定。


(2)定性标准,可以根据缺陷潜在负面影响的性质、范围等因素确定。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一经确定,必须在不同评价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例5-9A股份有限公司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等级对照表

缺陷认定等级

直接财产损失金额

重大负面影响

一般缺陷

10万(含10万元)-500万元

或受到省级(含省级)以下政府部门处罚但未对本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

重要缺陷

500万(含500万元)-1000万元

或受到国家政府部门处罚但未对本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

重大缺陷

1000万元及以上

或已经对外正式披露并对本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

3.常见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情形

当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在评价期末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通常应认定为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企业财务报表已经或者很可能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拒绝表示意见;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未能有效发挥监督职能;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已经或者涉嫌舞弊,或者企业员工存在串谋舞弊情形并给企业造成重要损失和不利影响;企业在财务会计、资产管理、资本运营、信息披露、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发生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和责任事故,给企业造成重要损失和不利影响,或者遭受重大行政监管处罚。

上述控制缺陷如果对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产生影响,则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如果不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则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内控制缺陷认定小结:


企业内控制评价工作组应建立评价质量交叉复核制度,评价工作组负责人应当对评价工作底稿进行严格审核,并对所认定的评价结果进行签字确认后,提交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

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发现的内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并以适当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

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

对于认定的重大缺陷,还应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并追究有关机构或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整改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持续改进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及其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核后予以最终认定。

1.内部控制缺陷报告

内部控制缺陷报告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对于一般缺陷和重要缺陷,通常向企业经理层报告,并视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对于重大缺陷,应当及时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报告。如果出现不适合向经理层报告的情形,如存在与经理层舞弊相关的内部控制缺陷,或存在经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情形等,应当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缺陷报告的时限,一般缺陷、重要缺陷应定期报告,重大缺陷即时报告。

【例5-10A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如表所示。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

被评价单位:评价区间:自年月日至月日

被评价单位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评价小组组长(副组长):

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1.影响会计报表缺陷评价

影响的会计科目

流程---控制点

影响会计报表潜在错报金额(万元)













影响会计报表潜在错报金额合计(万元):


被检查单位期末资产总额(万元):

被检查单位当期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股份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错报指标1(‰):

(错报指标1=潜在错报金额合计/被检查单位当期主营业务收入与期末资产总额孰高)


错报指标2(‰):

(错报指标2=潜在错报金额合计/股份公司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影响会计报表缺陷等级:


2.会计基础工作缺陷(一般缺陷)

缺陷事项

判定依据(××流程××控制点/判定相关资料及原因)

(1)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任职资格和胜任能力。


(2)会计凭证未按规定装订、保管和归档,或会计凭证丢失。


(3)会计工作交接不完整,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丢失,或现金、有价证券、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丢失。


(4)未建立或未执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如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岗位的职责和标准等。


……


会计基础工作缺陷合计(个数):


3.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控制缺陷(一般缺陷)

缺陷事项

判定依据(××流程××控制点/判定相关资料及原因)

(1)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到位。


(2)ERP系统关键业务权限过大或未能实现不相容岗位分离。


(3)系统安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应用系统管理员等角色设置未进行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


续表

(4)重要系统未按期进行数据备份或数据备份不能恢复。


……


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控制缺陷合计(个数):


缺陷等级及数量(个):


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缺陷事项

判定依据(××流程××控制点/判定相关资料及原因)

1.通过投资收益分析,表明投资失败,发展战略与企业内外部环境实际不符。


2.内部职能机构职责界定不清,交叉现象较多,个别职责缺位,或内部制衡不足。


3.对子公司的重大投融资、重大担保、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失控。


4.企业员工结构、薪酬不合理,关键岗位不足,员工明显缺乏责任感。


5.物资采购质次价高,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需要。


6.存在舞弊事件。


7.由于违章行为导致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发生。


8.通过调查基层员工,与其直接利益相关的文件未能有效传达并受到影响。


……


缺陷等级

判定依据(判定相关资料及原因)

一般缺陷:直接财产损失10万(含10万元)~500万元或受到省级(含省级)以下政府部门处罚但未对股份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


重要缺陷:直接财产损失500万(含500万元)~1000万元或受到国家政府部门处罚但未对股份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


重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或已经对外正式披露并对股份公司定期报告披露造成负面影响。


非财务报告缺陷合计(个数):


经检查小组判断,缺陷合计:一般缺陷个;重要缺陷个;重大缺陷个


2.内部控制缺陷整改

企业对于认定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按规定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即明确内部各管理层级和单位整改的职责分工,确保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主要问题和重大风险得到及时解决和有效控制。对于认定的重大缺陷,还应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并追究有关机构或相关人员的责任。董事会应负责重大缺陷的整改,接受监事会的监督。经理层负责重要缺陷的整改,接受董事会的监督。内部有关单位负责一般缺陷的整改,接受经理层的监督。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一般包括整改目标、内容、步骤、措施、方法和期限等,整改期限超过一年的,还应在整改方案中明确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以及对应的整改工作任务等。

问:企业应如何对待内部控制评价中发现的缺陷?
答:内部控制缺陷按照成因分为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对于设计缺陷,应从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入手查找原因,需要更新、调整、废止的制度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同时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弥补设计缺陷的漏洞。对于运行缺陷,则应分析出现的原因,查清责任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
内部控制缺陷按照影响程度分为重大缺陷、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对于重大缺陷,应当由董事会予以最终认定,企业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切实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对于重要缺陷和一般缺陷,企业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发生损失。
企业应当编制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结合实际情况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成因、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复核,提出认定意见和改进建议,确保整改到位,并以适当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
对于因内部控制缺陷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应当查明原因,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阅读推荐:

高级会计师培训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

高级会计师网校排名

上一篇:高级会计师讲义——内部信息传递控制

下一篇:高级会计师考试案例分析题:财务战略概述

相关阅读

老师推荐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