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行业资讯
网站地图

北京朝阳外语小学率先试点无人机教育 培养未来科技人才

来源:转载
时间:2024-06-04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航空应急救援到医疗救护,再到警务安防与政务飞行,无人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尽管我国在通用航空人才市场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飞行人才和创新型教育、科研人才的缺口依然巨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无人机教育从中小学抓起,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今年四月,中小学无人机教育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朝阳外语小学成为首批试点校,已将无人机教育纳入正常教学课程。该项目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学校后勤装备管理分会、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未来教育与创新发展专委会、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和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共同策划,旨在通过“情境任务解决方案”培养未来的无人机人才。


  无人机室外实操课堂

  “情境任务解决方案”以无人机为技术载体,构建以情景为中心的认知基础和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流程,目标是培养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学习成果。这一项目与朝阳外语小学超学科融合课程理念高度契合,学校通过此项目,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科技型人才和未来的创造者。


  无人机模拟飞行课堂

  朝阳外语小学成立于2005年,已有19年历史。学校倡导“有教无类、适性扬才”的教育理念,以超学科融合课程为核心、以双语学习为特色,遵循儿童的天性和节奏,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创造中成长。


  学生使用防控近视终端在上课

  学校的课程体系包含了超学科融合课程、+课程和书院课程。其中,超学科融合课程是学校的必修课程,遵循2022年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要求,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打破学科边界,实现高质量的国家课程落实。


  学生日常融合课堂

  “+课程”是素质拓展课程和超学科主题活动的统称,旨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人机项目便是其中一部分,通过趣味竞技场景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与技术进步的兴趣,系统教授无人机结构和操控知识,锻炼学生的心眼手脑协调能力、规则意识、自主优化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科技”主题融合课程到科技馆进行探究

  书院课程是为有特长并期待深入学习的学生提供的平台,类似传统书院的集体学习模式。未来,无人机项目也将成为书院课程的一部分,学校将为有天赋的学生提供深入研究、参赛和升学的机会。


  室内体能馆

  无人机教育不仅是智力的启蒙,更是未来领域探索的起点。开展无人机课程是一项前瞻性的教育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技知识,还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朝阳外语小学通过无人机课程,为学生提供接触前沿科技的平台,相信这些孩子未来能够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新生力量,为国家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柳花暗香
相关拓展
加载更多
中华网考试移动版2.0 kaoshi.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