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管理 > 宏观形势 > 新常态、双循环、创新驱动: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刘通

新常态、双循环、创新驱动: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刘通 / 宏观战略管理实战讲师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杭州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新冠疫情的肆虐,不但使全球各国的经济社会经历了一场浩劫,也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率先走疫情阴影的中国经济,如何在国内外的诸多不确定性中,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寻求未来的发展。本讲座结合“十四五规划”及“两会”精神,以及近期**会议所传递的信息,全面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从经济结构、社会民生等内部市场环境等多个视角,以及分析以中美关系为代表的外部市场,明确后疫情时代国内外经济格局转变趋势,基于现代经济学理论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结合现实热点问题及社会需求,分析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国际化的视角、独特的观点,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解析当下,展望未来。


课程收益:

讲座紧密结合**新国内外社会经济格局、市场环境的演化趋势,深入探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现实及发展,围绕做好“六稳、六保”的政府方针,全面剖析金融风险及金融业发展形势,分别针对结构调整、政策布局、社会民生、外资外贸、区域增长、创新发展六个核心问题,展开全面深入地分析比较。各部分内容自成体系,六大部分内容总体构成中国经济的全像。精准有效地为金融部门、银行、企业、投资家等不同经济主体,分析形势、合理决策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帮助。


授课方式:讲授、研讨互动、案例教学

授课对象:金融行业中高管理层


课程大纲/要点:

一、结构调整: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内容简介: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成功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问题、总结经验,并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预测未来产业调整的方向,寻求新的机遇和增长点。

1.1  结构性调整与供给侧改革

1.2  新常态下的“换挡超车”

1.3  如何破解企业发展困局

1.4  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1.5  金融改革与金融风险

案例分享:股市还有多少“故事”


二、政策布局: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内容简介:现代经济体制不但确立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因此,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两会”精神深入理解政策导向,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2  “十四五规划”解读未来经济

2.3  “六稳、六保”的政策导向

2.4  政策“红利”与政策风险

2.5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

案例分享:比特币与数字人民币


三、社会民生:“未富先老”的中国经济

内容简介:“短期看市场、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是解读中国经济的秘诀。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四五规划又为发展社会民生提出了新要求。人口因素是所有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本质。越来越严峻的人口问题,即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危”,也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机”。

3.1  中国的人口结构与“人口红利”

3.2  城市化与少子高龄化

3.3  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

3.4  生老病死的困境与出路

3.5  “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发展布局

案例分享:房价还会继续上涨吗?


四、外资外贸:大循环、小循环和双循环

内容简介:当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四面楚歌”,中美贸易战、中欧经贸关系也日趋紧张,“中国威胁论” 、“去中国化”的思潮像新冠疫情一样在全球蔓延。中国国际关系变化的本质,来自于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并**终演变成经济与金融的竞争。这不但说明金融国际化是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意味着金融强则国家强。

4.1  为什么我们被世界“讨厌”

4.2  “十四五”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4.3  “国内大循环”的主体格局

4.4  金融领域的“内忧外患”

4.5  双循环的关系及对策

案例分享: “新冷战”会开打吗?


五、区域增长:如何把握“极化经济”的大趋势

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沿海先富、西部大开发等不同阶段。而今,中国经济产业的空间布局已开始逐渐摆脱区域的传统界限,发挥人、财、物等要素的空间集聚效应,焕发出“极化”发展的新动力。

5.1  中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极

5.2  各地区经济发展结构及特征

5.3  区域经济一体化

5.4  “极化经济”的正负效应

5.5  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

案例分享: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六、创新发展: “互联网 ”、“大数据”革命

内容简介:面对中国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传统金融服务与创新思维,究竟哪个更有利。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推成出新”。新技术、新概念虽然能催生新产业、新需求,但也会对传统产业产生影响。因此,客观理性地分析理解新生事物,寻求平衡,才能实现健康持续地发展。

6.1  “互联网 ”还是“ 互联网”

6.2  谁是“大数据”的受益者

6.3  监管科技vs金融科技

6.4  金融业的新发展方向

6.5  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案例分享:为何叫停“蚂蚁金服”上市

上一篇: 后疫情时代中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下一篇:全面解读“共同富裕”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