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产管理 > 安全生产 >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李涵

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李涵 / 安全生产管理实战专 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石家庄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识别不够全面,导致风险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企业稳定运行。对已识别的风险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或措施执行不到位,使得风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隐患排查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导致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和消除。企业员工对风险的认识不足,风险意识薄弱,缺乏主动预防和应对风险的能力。

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导致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难以有效展开。企业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相关工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企业对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投入不足,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使得相关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内部各部门之间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形成合力。

课程将详细介绍风险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的全过程,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重点讲解隐患排查的方法、技巧和治理措施,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课程将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课程还将组织学员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课程收益:

● 掌握多种风险分级技术:矩阵评价法(R=L*S)、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系统识别企业运营中的各类风险

● 利用风险评估矩阵等工具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级别和优先级;

● 掌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规避等策略

● 掌握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确保不同级别的风险得到相应的关注和处理

● 掌握隐患排查的标准和程序,包括现场检查、数据分析、员工反馈等多渠道获取隐患信息

● 学习制定隐患整改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治理

● 掌握如何建立风险监测体系,**定期检查和实时监控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

● 学习使用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风险扩大或转化为事故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班组长

课程方式:理论讲解 案例分析 互动分享 视频分享 角色扮演 实操演练

课程大纲

课程导入:为什么要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讲:双重预防机制实施背景

一、安委办对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

1. 安委办〔2016〕3号

1)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2)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3)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4)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2. 安委办〔2016〕11号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 双体系在修改的《安全生产法》中的重要性

二、新安法对双机制的要求

1. 《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规定

1)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3)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

2.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定义

2)组织建立并落实的重要性

3.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2)**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

3)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要求

4. 双重预防机制总体思路

1)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

2)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3)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

4)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

5)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分享:杜邦公司安全理念

三、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流程

1. 实施方案

1)排查风险点

2)辨识危险源

——风险评价、风控措施

3)确定隐患排查内容清单

4)编制隐患排查表

——按区域、按职能、按层级

四、防止事故发生的三根支柱

1. 技术的对策

2. 教育的对策

3. 管理的对策

五、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1.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本质安全

2.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防护装置

3.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1)检测报警装置

2)警示标志等措施

4. 管理安全措施

1)安全操作规程

2)安全教育培训

3)个体防护用品

第二讲:危险源的全面解析

一、危险源构成

1. 根源

2. 状态

3. 行为

二、危险源的分类

1. **类危险——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等

2. 第二类危险

1)人的因素

2)管理因素

3)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的辨识步骤

1. 确定工作危害分析的生产场所和区域

2. 划分(关注风险点)

3. 进行工作内容分析

4. 工作内容可能存在的危害类型

5. 危险源的表述

四、危险源辨识要求

1. 专业培训和指导

2. 自下而上地开展

3. 必要的准备

4. 案例引导

5. 对成果进行确认、指导、调整

互动: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评价表

五、风险包含的因素

1. 风险点与危险源的关系

2. 风险点识别

4. 事故隐患要素

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2)隐患分类

4. 危险源、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的关系

5. 风险管控流程

1)危险源风险

2)事故隐患

3)未遂事件

4)事故

5)疾病伤害

6. 危险源—隐患—事故的演变过程

案例分享:龙门吊的事故演变过程

7. 安全检查形式与内容

第三讲:风险分级管控

一、风险评价

1. 风险分级管控流程图

2. 四类风险分级

3.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划分

1)属于低风险,班组、岗位管控

2)属于一般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

3)属于较大风险,项目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4)属于重大风险,由公司具体组织落实控制管理

二、风险分级方法

1. 矩阵评价法(R=L*S)

1)危险源潜在后果的可能性(L)

2)危险源潜在后果的后果(S)

3)确定风险度=可能性×严重性

4)固有风险及现实风险R值所对应的措施

案例分享:淄博XX建陶有限公司危险源识别、评价、管控分析表

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

1)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3)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

4)风险等级判定准则(D)及控制措施

练习: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3. 绘制区域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4.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1)消除危险

2)降低危险

3)个人防护

第四讲:隐患排查治理

一、如何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 隐患排查与治理基础知识

2. 组建安全专家组(专业)

3. 制定隐患排查的标准(标准)

4. 分类分行业实施隐患排查(实施)

5. 统计与评估隐患排查结果(短板)

6. 研究制定相应政策与措施(机制)

二、隐患排查与治理的内容

1. 人的不安全行为

2. 物的不稳定状态

3. 管理欠缺

4. 环境不安全因素

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程序

1. 明确职责及要求2. 编制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 明确云环排查依据4. 确定排查方法5. 实施隐患排查6.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7. 隐患整改效果验证四、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步骤

1. 隐患分级排查内容

1)公司级排查

2)专业级排查

3)车间级排查

4)班组级排查

5)岗位级排查

2. 隐患排查的周期

1)一班三检

2)每班一次

3)每周一次

4)每月一次

5)每季一次

3. 隐患排查点分配的操作

互动:使用Excel表格的筛选功能进行筛选,形成隐患排查分配表

互动:隐患排查分配表

互动:筛选后汇总,形成各级别隐患排查表

4. 隐患排查筛分应注意的问题

5. 隐患排查的实施

1)日常隐患排查

2)综合性隐患排查

3)专业性隐患排查

4)季节性隐患排查

5)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隐患排查等

6. 隐患排查结果处理

1)隐患分级

2)隐患的判定标准(参考)

3)隐患级别的确定(参考)

7. 隐患分级治理

1)根据能力进行分级治理

2)一般隐患的治理

3)重大隐患的治理

4)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8. 隐患治理验收

1)一般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

互动: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2)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验收

互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第五讲:双重预防机制建立

一、双体系创建的相关指南、标准

1. 法律法规、行业规定

2. 公司要求

3. 公司目标

4. 职责分工

二、双体系建设流程图

1. 风险点识别

2. 评估、分级

3. 危险源辨识

4. 风险评价

5. 分级管控

6. 隐患排查

7. 隐患治理

三、风险辨识

1. 排查风险点

1)排查伴随风险点的部位

2)编写风险点排查清单

2. 辨识危险源

1)按照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层面进行危险源辨识

2)编制危险源辨识清单

四、风险管控过程

1. 风险评价与分级

1)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风险

2)编制风险评价与分级管控信息表

2. 制定实施风控措施

1)按照技术、管理、防护和应急处置逻 辑顺序制定实施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

2)编制本单位的风险库

3. 公示

1)风险公告:安全风险告知卡

2)风险培训

练一练:安全检查表分析 评价记录

第六讲:双体系验收检查

一、验收标准

1. 基本要求

1)组织机构

2)体系文件

3)全员培训

4)责任考核

2.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1)风险点排查、确定

2)危险源辨识、分析

3)风险评价

4)控制措施

3.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

2)确定排查计划

3)隐患排查实施

4)一般事故隐患治理

5)重大事故隐患治理

4. 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5. 持续改进

1)评审

2)更新

3)沟通

二、验收否决项

1. 未建立“两个体系”组织机构

2. 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是否掌握企业“两个体系”建设培训内容

3. 未建立健全“两个体系”考核奖惩制度,或未有效落实的

4. 抽查10%的相关岗位人员未参与相关危险源辨识、分析的

上一篇: 零事故安全管理技能提升训练营 下一篇:企业环保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