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综合人力 > 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入门基础班

钟永棣

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范入门基础班

钟永棣 / 员工关系管理实战讲师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广州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过往10年,课程主讲嘉宾钟永棣老师发现,一半以上的学员对于劳动法、劳动关系、劳动争议方面的认知尚处于非常朦胧的阶段,如①从来未看过《劳动合同法》,②曾经看过几遍《劳动合同法》但实在看不懂,后面就没有再研究了,③认为劳动法无非就是《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而不知道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存在几百份之多,④认为签了劳动合同及上了社会保险就属于100%合法规范,而不知道应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⑤认为企业自身合法规范去操作就不会存在风险,而不知道企业自我挖坑也会带来风险,员工用“阴招”也会带来风险……

为了让广大基础薄弱者迅速提高在劳动法、劳动关系、劳动争议方面的认知水平及操作技能,钟老师特设计此课程。如果您本人可能存在上述提到的“朦胧阶段”的情形,那么我们非常有诚意地邀请您参加本课程,相信本课程会给您的工作及您本人带来极大的收益与帮助!


培训对象:

企业股东、合伙人、总经理、企业高管、非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3年以内人力资源岗位工作经验者。


主讲嘉宾:

钟永棣   国内著名劳动法与员工关系管理实战专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精通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应对,擅长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法规完美整合;2000年至今一直从事与劳动法有关的工作,曾任职于劳动仲裁部门并获得“广州市优秀劳动仲裁员”称号;多年来累计裁审和处理1000多宗劳动争议案件,研究5000多份全国各地的劳动争议判决书,审查完善400多家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合同文书,担任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法律顾问,讲授劳动法与劳动关系课程1400多天;其课程生动有趣,深入浅出,实战性超强,让学员即时学以致用!


课程收益:

1、了解劳动用工过程的法律风险

2、理解与用工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

3、培养预测、分析用工法律风险的思维

4、掌握预防和应对风险的实战技能、技巧



课程大纲:


一、劳动关系概述

1. 我国劳动关系的法律框架;

2. 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 哪些法律风险是无法避免的?

4. 哪些法律风险是可以避免或控制的?

5. 法律风险转化为现实法律责任的条件有哪些?

6.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如何理解及应用?

7. 新劳动法下,中高层与HR如何分工协作?

8. 人事管理审批权限与流程的设计原则;

9. 如何判断劳资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10. 是否存在“临时工”,其用工执行哪些标准?

11. 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劳务关系有何区别?


二、入职管理

12. 招聘条件中哪些情形构成就业歧视?

13. 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4. 入职体检应何时进行,体检费用由哪方承担?

15. 入职体检能否要求女职工“验孕”?

16. 《入职登记表》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17. 入职手续通常包括哪些,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18. 签订劳动合同环节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19. 入职前后应告知劳动者哪些情况,如何保留证据?

20. 在校学生实习期间签订劳动合同还是签订实习协议?

21. 招用退休人员,如何办理用工手续及预防相关风险?

22. 用人单位自行拟定的劳动合同文本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行备案?

23. 劳动合同的装订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24. 劳动合同的盖章签名需注意哪些法律风险?

25. 不交付劳动合同给劳动者,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26. 什么时候为**时间,签署劳动合同、用工协议?


三、在职管理

1. 可否先试用后签合同,可否单独签订试用期协议?

2. 试用期的长短与劳动合同期限存在哪些关联性?

3. 试用期间工资支付法律风险分析与应对?

4. 企业单方延长试用期,或双方同意延长试用期,是否合法?

5. 试用期满后辞退新员工要不要赔偿?

6. 试用期间解雇新员工的程序有哪些?

7.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调整工作岗位?

8.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调岗需征得员工同意?

9. 调岗时没有书面确认,员工到新岗位3个月后能否反悔?

10. 民主评议和360°考核方式,是否合法有效?

11. 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如何合法辞退?

12. 工资单上的科目哪些属于工资总额的范畴?

13. 什么情况下可以扣减员工的工资?

14. 值班算不算加班,如何防范风险?

15. 未经单位确认,劳动者自行加班,能否主张加班费?

16. 计件工资如何计算加班费?

17. 员工在工作日下班后加班,能否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费?

18. 病假、工伤假、年休假、产假等期间的待遇按什么标准支付?

19. 每周6天,每天7小时,究竟加班了2小时还是7小时?

20. 用人单位是否必须批准员工请事假?

21. 请事假,当月工资是以实际出勤天数计算还是以工资总额减去缺勤天数计算?

22. 未签订保密协议但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是否必须保密?

23. 要求员工保密,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保密工资吗?

24. 人力资源、劳动用工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哪些必备内容?

25. 如何公示或告知,才更符合仲裁或诉讼的举证要求?

26. 规章制度能否规定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

27. 规章制度与员工手册到底有什么区别?

28. 试用期间,是否必须缴纳社会保险?

29. 不足额买社保,员工日后能否提出被迫解除及索赔经济补偿?

30. 不足额买社保,发生工伤事故,单位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31. 用人单位协助辞职员工骗取失业保险金,有什么法律风险?

32. 月底入职,当月需参加社保吗,月初离职,当月需参加社保吗?

33. 属于工伤范围的情形有哪些,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

34. 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需承担哪些费用?

35. 哪些工伤待遇费用由社保部门负责?

36. 停工留薪期间究竟有多长,期间的待遇如何支付?

37. 用人单位能否以商业保险理赔款替代职工工伤赔偿待遇?

38. 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能否休产假,单位能否将其解雇?

39. 女职工在三期内,用人单位能否安排加班?

40. 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等是否由用人单位需承担?

41. 由于“三期”原因而续延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订立一个新合同还是以书面通知续延?


四、离职管理

1. 解除与终止如何理解及区分?

2. 能否与“三期妇女、特殊保护期间的员工”协商解除,如何规避风险?

3. 员工未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即自行离职,用人单位能否扣减其工资?

4. 员工提交辞职信后的30天内,用人单位批准其离职,可能有风险,如何化解?

5. 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均需提前30日告知劳动者?

6. 对于患病员工,能否解除,如何操作才能降低法律风险?

7. 实行末位淘汰制,以末位排名为由解雇员工,是否合法?

8. 《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如何撰写,其要点有哪些?

9. 解除劳动合同前未通知及征求工会的意见,是否构成非法解除?

10. 终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提前30日告知劳动者?

11. 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特殊保护期内的劳动者如何处理?

12. 用人单位不出具《离职证明》的,有什么法律责任?

13.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理由有哪些?

14. 用人单位拒绝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何风险?

15. 该签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如何计算,是否存在时效?

16. 连续二次固定期限合同到期,用人单位能否单方终止;员工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能否拒绝?

17. 问题员工往往拒绝提交《检讨书》,用人单位该如何收集证据?

18. 对于违纪员工,应该在什么时间内处理?

19. 怎样理解“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20. 直线部门经理擅自口头辞退员工,仲裁机构往往认定用人单位非法解雇,用人单位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21. 劳动者不辞而别、无故旷工,却主张被用人单位口头解雇,往往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用人单位该如何做,才避免案件败诉?

22.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有哪些?

23.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的经济补偿?

24. 经济补偿计算的基数及标准如何确定?

25. 离职工资,能否在下个月再支付给劳动者?

26. 离职手续通常包括哪些环节?

上一篇: 员工入职、在职、离职法律风险防范策略与案例分析 下一篇: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重点、疑点、难点精解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