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 培训管理 > 精品课程设计与开发

马瑜波

精品课程设计与开发

马瑜波 /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目标】

1. 了解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概念

2. 掌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

3. 学会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法

4. 规避课程设计与开发的误区

5. 输出精品课程五件套

【课程对象】

企业专兼职培训师

【课程时长】

1~3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Ø 序言:课程开发的困惑


**部分  围绕需求,确定目标

一、根据要求提取目标

1. 常见的三种培训要求

2. 培训要求事项

Ø 确定调研对象,注意上下延伸

Ø 选定调研方法,适合的才是**的

3. 培训需求来源

Ø 动态和静态

4. 培训需求调研方法

5. 精准描述问题

Ø 搜集所有的问题

Ø 区分存在问题

Ø 标准的描述问题

Ø 找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

Ø 课程目标的ASK结构

二、筛选有价值的问题

1. 问题筛选排序

2. 问题的根因分析

Ø 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

Ø 工具:5why分析法,鱼骨图

3. 提炼关键问题

Ø 影响主题的三个关键问题

Ø 问题优选矩阵

三、确定课程名称

1.课程命名的三要素

2.课程命名的三个维度

3.课程命名的四种方式

4.确定课程名称

Ø 输出:课程名称和课程目标


第二部分  整合素材,设计大纲

一、萃取素材

1. 组织经验萃取

2. 经典的萃取方法

Ø 直接借鉴法

Ø 间接借鉴法 BEI访谈法

3. 提取萃取结果

Ø 成果的经验和失败的经验

二、搭建课程结构

1. 金字塔原理与结构化思维

Ø 激发动机,让渡知识,扩展能力

2.设计课程结构的三原则

Ø 不多、不少、不重复

6. 课程结构常用的四种逻辑关系

Ø 流程、元素、线索、关系

4.搭建课程逻辑结构(一级大纲)

5.完成课程大纲

6.审视课程大纲

Ø 结构是否完整

Ø 逻辑是否严密

Ø 关键问题是否解决

Ø 重心是否突出

7.课程包装的八种方法

8.填充内容的四大元素

Ø 输出:课程大纲


第三部分  匹配方法,提升效果

一、经典的教学方法

1. 常见的教学方法

2. 行动学习的方法

3. 混搭教学模式

二、匹配方法的原则

1. 符合企业文化与管理规范

2. 符合企业培训习惯

3. 符合培训对象诉求

4. 促成企业培训创新

三、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效能

1. 要说明用演示法

2. 要启发用案例法

3. 要趣味用游戏法

4. 要操作用七步教练法

5. 要高效用混搭模式

四、教学方法的应用模式

1. 多种方法引导学员体验

Ø 在体验中感受

2. 引导学员思考与分享

Ø 在感受中反思,在反思中分享

Ø 三个维度分享,避免就事论事

Ø 避免“知识的诅咒”

3. 导师梳理与点评

Ø 补充和升华,避免没有结论

4. 推进实践与落地

Ø 课堂训练5种方法

Ø 在学习区设计课堂作业

五、设计讲师教案

1. 教学五线谱

2. 讲师教案设计

3. 教案案例分享

Ø 工具:五线谱法

Ø 输出:匹配课程方法


第四部分  优化成果,输出精品

一、成果输出内容

1. 课程大纲输出

2. 课件1 4输出

3. 课程设计输出

4. 讲师讲义输出

5. 学员手册输出

6. 测试题输出

二、课件输出——PPT制作与美化

1. 匹配模板

2. 精炼内容

3. 骨感排版

4. 图文并茂

5. 理顺逻辑

6. 适当动画

7. 风格一致

8. 尽量借鉴

三、课件验证

1.自我验证优化

2.专家验证优化

3.学员验证优化

四、教学手册输出

1.讲师手册,记述课程要点与授课流程

Ø 讲师手册的四个功能

Ø 如何编写讲师手册

Ø 编写讲师手册的注意事项

2.学员手册,引导课堂学习与课后应用

Ø 学员手册四个功能

Ø 如何编写学员手册

Ø 编写学员手册的注意事项

Ø 输出:课件


第五部分  课程开发经验分享

一、 课程设计与开发误区

1.未完成任务而开发课程,没有灵魂

2.不注意关联内容的溶入

3.企业文化与理论规范

4.个人偏爱与普适规律

5.过多的负能量

6.没有重心

7.没有针对性

8.头尾过于平淡

二、课程设计与开发心得

1.素材库积累

2.课程体系积累

3.个人经历与课程学体系相结合

4.系统研发与企业应急需要相结合

5.岗位需要与员工需要相结合

6.自己研发与借鉴相结合

7.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

8.为解决问题而设计课程

9.课程设计要有弹性,结尾要升华

上一篇: 案例开发与教学 下一篇:授课技巧与提升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