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技能 > 通用管理 > 运用法治方式突破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

唐树源

运用法治方式突破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

唐树源 / 党政干部教育专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上海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各地要运用法治精神审视基层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基层社会治理、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打出依法治理“组合拳”,不断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同志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法治思想。

本课程紧密结合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的**新政策动态、**相关讲话精神和社会热门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

【课程对象】

党政机关、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负责人、领导干部等。

【课程时长】

0.5天(6小时/天)

【课程大纲】

(仅供参考,会根据**新党政政策和新闻更新)

**讲 基层治理面临的难题

一、 典型案例讲解

二、 基层党建引领弱化

三、 基层政府权责失衡

四、 社会组织发展滞后

五、 基层自治建设不足

六、 数字化建设中的新问题

七、 其他新问题

第二讲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新背景、新要求

一、全面依法治国

1. 全面依法治国会议的重要梳理

2.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做出的重大抉择

3.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要求

二、**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1.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4.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5.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7.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10.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11.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2.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体系

3.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4. 提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什么?

5. 联系自身实际,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第三讲 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提升

一、 热点案例解析

二、 疫情防控中为什么要“依法防控”?

三、 法律学习方法简介

四、 我国的法律体系

1. 以宪法为核心,七个部门法律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

2. 宪法深入解读,学好根本大法

3. 法律中的绝对保留事项

4. 案例:废止收容教育制度 依法取缔“法外之刑”

5. 领导干部查找法律依据的原则

五、 党规与国法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 党内法规体系(八类)

3. 处理党规和国法的关系

六、 法治与德治

1. 法律和道德的辩证关系

2. 新旧法治十六字方针

3. 案例讨论:执法要“严格”or“公正”?

七、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1. 法治思维的特点

八、 法治思维与其他思维

1. 法治思维不同于人治思维

2. 法治思维不同于法制思维

3. 法治思维不同于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和军事思维

九、 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法治思维?

1. 规则性思维

2. 合法性思维

3. 程序性思维

4. 权义性思维

5. 契约性思维

6. 权责性思维

十、 改革需要法治

1. **:改革红利,制度红利

2. **:依法治理是**可靠、**稳定的治理

十一、 部分领导干部不懂法

1. 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过八成犯罪领导干部自称不懂法

2. 案例:领导干部醉驾

十二、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

十三、 思维转变的重要性

1. 掌握太多的法律知识不现实、没必要

2. 思维方式的转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或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3. 案例:儿媳与公婆的关系、女婿与岳父母的关系

十四、 《政务处分法》**新解读

第四讲 运用法治方式突破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的路径方法

一、 典型案例剖析

二、 以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转变执政理念,加强构建基层多元共治模式

三、 以健全制度为保障,严格把控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强构建基层综合治理体系

四、 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提升公众主动参与热度,加强构建居民自治体系

五、路径与方法展望

结语 全面依法治国的展望

上一篇: 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防范法律廉洁风险 下一篇:筑牢堡垒:基层党建工作实务与党建品牌建设沉浸式培训

下载课纲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