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诺达名师!
客服热线:18898361497

当前位置: 首页 > 项目管理 > 项目综合 > 研发加速——技术经理研发效能提升

曹文斌

研发加速——技术经理研发效能提升

曹文斌 / 研发项目管理实战专家

课程价格: 具体课酬和讲师商量确定

常驻地: 成都

预定该课 下载课纲

咨 / 询 / 热 / 线 18898361497

在线咨询

课程大纲

课程背景:

软件产品或软件项目的开发成本日益高涨,客户对产品交付时间和交付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这给软件研发团队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很多企业存在下列常见问题,然而沿用老方法、老思路,很难获得明显的改善。

研发项目总是延期,客户和领导都不满意

交付的产品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测试也没有发现,客户怨声载道

技术债务堆积如山,团队协作总是阻碍重重

需求变、计划变、人员变,好像一切都在不停的变,疲于应对

研发效能聚焦的是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如何**对研发效能的专题研究,从而让团队整体树立统一的交付思想和效能目标,并且付诸实践。这是很多企业都在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既需要体系化的专业技能,又需要借鉴成功的参考案例。

本课程,面向技术研发经理这个专业化群体,以研发效能提升为核心目标,详细讲解如何带领研发团队提高研发效能和执行力。课程基于技术管理者更宏观更大范围的管理视野,围绕着效能分析、流程优化、质量保证、架构重构、风险管理、变更管理等技能模块,全面覆盖现代软件研发管理理论,并进行实用技能训练。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效能。

课程内容包括:

1个目标:提升研发效能。带领团队高效、优质的完成研发项目。

1个模型:技术管理循环模型。全面覆盖技术经理的关注点和核心技能。

6个模块:效能、流程、质量、架构、风险、变更。快速提升技术管理能力。

课程收益:

● 深度理解研发效能理念,能够建立效能度量体系,从而对效能的提升加以衡量;

● 全面理解敏捷开发过程的核心理念与日常管理实操要点,提升敏捷开发效率;

● 用质量保障思维延展质量控制方法,提升软件开发质量;

● 从整体视角优化架构,提升开发效能;

● 提升风险管理技能,防患于未然;

● 应用软件配置管理,拥抱变更,管理变更。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课程对象:技术经理、研发经理、技术团队管理者

课程方式:现场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享,现场演练

课程模型:

课程大纲

**讲:效能解析:诊断瓶颈,激发团队潜力

一、研发效能的影响

1. 研发效能:更高效、更高质量、更可靠、可持续地交付更优的业务价值的能力

2. 影响研发效能的9大因素

工具:研发效能提升检查表

二、研发效能的度量方法

1. 度量体系的3大组成

1)业务价值度量

2)产品交付度量

3)基础能力度量

2. 构建度量体系

**步:定义目标

第二步:设计指标

第三步:数据收集

第四步:数据分析

第五步:反馈与调整

研讨:构建度量体系的常见问题

第二讲:敏捷过程实践:打造高效、响应快速的开发流程

通用开发过程5要素

1. 协作过程

2. 角色职责

3. 活动工件

4. 标准规范

5. 工具支持

二、瀑布模型与敏捷模型

1. 瀑布模型全景图——适合需求稳定的项目

2. 敏捷模型全景图——适合需求多变的项目

案例:敏捷模型提高项目成功率

三、敏捷流程优化方法

1. 理解敏捷4宣言

2. 梳理敏捷流程

3. 开展敏捷思维方式

1)迭代和增量

2)拥抱变化

3)快速交付

4)持续改进

5)自组织团队

研讨:敏捷开发的常见误区

练习:如何改善开发现状

四、敏捷开发中的DevOps

1. 深入理解DevOps

1)开发 运维

2)自动化交付

2. DevOps在敏捷开发中的作用

1)流程自动化

2)快速反馈

3)高效合作

4)全生命周期管理

5)质量保证

6)客户导向

3. DevOps的应用

1)使用场景:运维与开发共同组成敏捷团队

2)工程师的技能要求

a编码能力

b自动化与持续集成

c跨功能技能

d文化与沟通

e负责全生命周期

3)常用工具:GitLab、Ant、Jenkins、Docker

练习:如何强化DevOps思维

第三讲:质量保障策略:构建稳健的质量控制体系

一、为何引入质量保障

1. 软件产品的质量规律

2. 7个维度对比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

3. 3个维度提高质量

1)职责     2)范围     3)人员

二、质量保障活动的实施方法

1. 分阶段的质量保障活动

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评审

2)设计阶段——设计评审

3)开发阶段——单元测试

4)测试阶段——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回归测试

5)部署和维护阶段——压力测试

6)全程质量管理——指标量化

练习:如何改进质量活动

工具:QA工作内容规范参考

2. 开发中的代码审查

1)代码审查的规范与流程

2)应用代码审查的5项原则

练习:代码审查现状调查

工具:代码审查规范

第四讲:架构优化与演进:推动系统架构的持续优化

一、深入理解架构设计

1. 架构的研究对象:组件、属性、关系

2. 架构的决定因素:非功能需求

3. 架构的核心原则:高内聚、低耦合

4. 架构师的角色

二、分层架构图的表达方法

1. 业务模型

用途:需求分析、业务建模

工具:用例图、泳道图

2. 逻辑视图

用途:静态设计

工具:类图

3. 动态视图

用途:动态设计

工具:对象图、泳道图、状态图

4. 开发视图

用途:组织开发

工具:结构图、包图

5. 物理视图

用途:部署方案设计

工具:部署图、包图

三、架构重构与优化

1. 应对架构熵增

1)架构熵增定律

2)应对架构熵增的6个维度

2. 进行架构重构

1)重构优化9步法

2)重构实践的5大注意事项

第五讲:风险识别与控制:构建风险机制,确保项目稳定推进

一、风险识别

1. 项目风险

2. 技术风险

3. 商业风险

案例:10种常见风险

二、风险管理方法

1. 评估可能性和严重性

2.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规避/减轻/接受/转移

3. 跟踪并监控风险

练习:对当前项目进行风险管理

工具:风险评估表

第六讲:变更与沟通管理:建立变更控制体系与有效沟通

一、配置管理

1. 软件配置管理的作用-确保可追溯性、可复现性和一致性

2. 配置管理的5项活动

1)版本控制——管理代码、文档变更

2)构建管理——管理编译、测试变更

3)变更控制——管理需求、设计变更

4)环境管理——管理环境一致性

5)发布管理——管理环境迁移

练习:如何改进现行的配置管理

二、技术团队实用沟通

1. 倾听与响应框架

2. 沟通3大原则

1)目标感

2)开放性

3)建设性

3. 六大场景沟通方法

1)接收上级任务

2)给下属安排任务

3)向上汇报工作

4)请求帮助

5)批评下属

6)跨部门沟通

练习:项目中的争执

课程回顾、总结、答疑

上一篇: 项目推进——敏捷项目管理核心技能提升 下一篇:产品管理知识体系实践

下载课纲

X
""